船舶制造業將迎來深度調整
2013-10-18 16:32:45 來源:尚普咨詢 編輯:國際船舶網 我有話要說
《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的出臺明確了改革重點:鎖定鋼鐵、水泥、電解鋁、平板玻璃、船舶五大嚴重過剩行業,并規劃了未來五年化解產能過剩矛盾的“路線圖”。
隨著意見的落實,船舶制造業將迎來深度調整,預計大批競爭力弱、技術附加值低的企業將消失,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同時,船舶制造業將向高技術、高附加值的海洋工程(船型 船廠 買賣)發展,這些公司將明顯受益。
指導意見中造船行業要提高海洋開發裝備水平,加強海洋保障能力建設,充分挖掘航運、海洋工程、漁業、行政執法、應急救援等領域船舶裝備的國內需求潛力,調整優化船舶產品結構。
同時,提高行業準入標準,對達不到準入條件和一年以上未承接新船訂單的船舶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支持企業兼并重組,提高產業集中度。
考慮到國內造船行業及各主要船廠的現狀,a股上市公司將成為最主要的受益者。在全球造船行業整體趨勢性復蘇仍需時日的情況下,國內造船行業面臨的結構性因素主要有:行業內兼并重組加快、海洋工程裝備迎來快速發展、海軍裝備和公務執法船(船型 船廠 買賣)等政府需求增加。
船舶行業產業關聯度高,解決產能過剩問題,提高產業競爭力,將有助于我國抓住世界造船中心轉移的歷史機遇。《指導意見》還提到,鼓勵現有造船產能向海洋工程裝備領域轉移,支持中小企業轉型轉產,提升高端產能比重。據我國對海工裝備的規劃要求,2015年,海工裝備年銷售收入要達到2000億元以上,其中海洋油氣開發裝備國際市場份額達到20%。